撒马尔罕地图_撒马尔罕地图位置
大家好,我是小编,今天我来给大家讲解一下关于撒马尔罕地图的问题。为了让大家更容易理解,我将这个问题进行了归纳整理,现在就一起来看看吧。
1.??????????ͼ
2.丝绸之路地图
??????????ͼ
造纸术的传播 纸是以我国为中心向东身西逐步向世界各地传播的,首先东传朝鲜,日本。大约在四世纪末叶,中国造纸术传达室入朝鲜,公元610年3月,高丽王派高僧昙征和法定二人东渡日本,又把从我国学到的造纸术传给了日本。再者是西传,其影响最大。公元751年,唐玄宗天宝十年,唐朝和大食国发生战争,唐兵败,大批士兵疲俘,这些士兵中有的是手工匠人,他们被送到撒马尔罕(今乌兹别克境内)建立造纸工场,帮助阿拉伯人造纸,于是纸由此而传入欧洲,非洲。后经巴格达(793年),大马士革(795年)一直深入到非洲的埃及(900年),摩洛哥(1100年)。其后阿拉伯人又把造纸术传入到欧洲的西班牙(1150年),意大利(1271年)以及整个欧洲大陆。荷兰人又将造纸术传入美国(1690年),再传入加拿大(1803年),以后,澳大利亚也有了造纸业。到十九世纪初叶,造纸术已遍及世界。各国劳动人民不断对纸进行改进和提高,纸的质量不断提高,品种不断增加,从而极大地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技术的传播交流和发展。
丝绸之路地图
丝绸之路的起点是洛阳。这是丝绸之路的提出者李希霍芬的观点。1870年,李希霍芬来到河南,考察了洛阳南关的丝绸、棉花市场等,而后在《关于河南及陕西的报告》中,首次提到从洛阳到撒马尔罕有一条古老的商路,并将其称为“丝绸之路”。
1877年,李希霍芬在他的另一本著作《中国——亲身旅行和研究成果》第一卷中说:“河南府(洛阳)通往中亚,并向西延伸至罗马的商路,在罗马帝国时代已经形成,中国的丝绸沿着这条商路到达罗马,因此可以称为丝绸之路。”
这里,李希霍芬正式提出了“丝绸之路”这个词,同时提出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丝绸之路”这一名词很快被学术界和大众所接受,并正式运用。然而,关于其内涵,后世学者产生了不同意见。
在1936年李希霍芬的学生斯文·赫定出版《丝绸之路》一书并广泛传播后,起点之争便拉开了帷幕。虽然该书仍沿用李希霍芬的观点把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但不久便有学者认为,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已经与西域产生了联系,并形成了一条路上通道,因此丝绸之路的起点应该是西汉的都城长安(今西安)。这一观点逐渐得到了国内群众的认同,并成为今天的主流观点。
张骞qiān(约公元前164~前114年)出使西域,开通了促成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交通线——丝绸之路,从长安经河西走廊,再分为南北两道,南道是出阳关(今甘肃敦煌西南)西行,经鄯善(今罗布淖尔附近),沿昆仑山的北麓,经过于阗(今和田)、莎东、蒲犁(今塔什库尔干),逾葱岭,至大月氏,再西行到安息和地中海的大秦(今罗马共和国),或由大月氏向南入身毒(印度);北道是自玉门关(今敦煌西北)西行,经车师前国(今吐鲁番附近),沿天山南麓西行,经焉耆、疏勒,逾葱岭,至大宛。再往南北方向到康居、奄蔡;向西南方向到大月氏、安息。这条横贯欧亚的大路交通线上运输最多的商品是丝绸,因此被称为“丝路”或“丝绸之路”。
汉唐丝绸之路路线图:
汉:长安—敦煌——南道:若羌—叶城—喀什—阿富汗;
北道:吐鲁番—库尔勒—喀什—安息—大秦。
唐:长安—安西——南道:同汉南道;
中道:吐鲁番—喀什—中亚;
北道:哈密—乌鲁木齐—伊宁—喀什—中亚。
公元前138年和公元前119年,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打通了中原与西域之间的交通,标志着中原与西域间“丝绸之路”的正式开通。《张骞出使西域图》是敦煌壁画第323窟的作品,画面生动地反映了张骞西行时拜辞汉武帝时的情景。
玄奘取经图表现了盛唐时僧人玄奘经丝绸之路到古印度取经的形象。玄奘取经回来撰写了著名的《大唐西域记》,详细地记述了西域诸国的社会情况和风土人情,是研究河西地区和中亚、南亚的历史地理及社会状况的重要资料。 丝绸之路的基本走向形成于公元前后的两汉时期。它东面的起点是西汉的首都长安(今西安)或东汉的首都洛阳,经陇西或固原西行至金城(今兰州),然后通过河西走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出玉门关或阳关,穿过白龙堆到罗布泊地区的楼兰。汉代西域分南道北道,南北两道的分岔点就在楼兰。北道西行,经渠犁(今库尔勒)、龟兹(今库车)、姑墨(今阿克苏)至疏勒(今喀什)。南道自鄯善(今若羌),经且末、精绝(今民丰尼雅遗址)、于阗(今和田)、皮山、莎车至疏勒。从疏勒西行,越葱岭(今帕米尔)至大宛(今费尔干纳)。由此西行可至大夏(在今阿富汗)、粟特(在今乌兹别克斯坦)、安息(今伊朗),最远到达大秦(罗马帝国东部)的犁靬(又作黎轩,在埃及的亚历山大城)。另外一条道路是,从皮山西南行,越悬渡(今巴基斯坦达丽尔),经罽宾(今阿富汗喀布尔)、乌弋山离(今锡斯坦),西南行至条支(在今波斯湾头)。如果从罽宾向南行,至印度河口(今巴基斯坦的卡拉奇),转海路也可以到达波斯和罗马等地。这是自汉武帝时张骞两次出使西域以后形成的丝绸之路的基本干道,换句话说,狭义的丝绸之路指的就是上述这条道路。
历史上的丝绸之路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地理环境的变化和政治、宗教形势的演变,不断有一些新的道路被开通,也有一些道路的走向有所变化,甚至废弃。比如敦煌、罗布泊之间的白龙堆,是一片经常使行旅迷失方向的雅丹地形。当东汉初年打败蒙古高原的北匈奴,迫使其西迁,而中原王朝牢固地占领了伊吾(今哈密)以后,开通了由敦煌北上伊吾的“北新道”。从伊吾经高昌(今吐鲁番)、焉耆到龟兹,就和原来的丝路北道会合了。南北朝时期,中国南北方处于对立的状态,而北方的东部与西部也时分时合。在这样的形势下,南朝宋齐梁陈四朝与西域的交往,大都是沿长江向上到益州(今成都),再北上龙涸(今松潘),经青海湖畔的吐谷浑都城,西经柴达木盆地到敦煌,与丝路干道合;或更向西越过阿尔金山口,进入西域鄯善地区,与丝路南道合,这条道被称作“吐谷浑道”或“河南道”,今天人们也叫它作“青海道”。还有从中原北方或河西走廊向北到蒙古高原,再西行天山北麓,越伊犁河至碎叶(今托克马克附近),进入中亚地区。这条道路后来也被称作“北新道”,它在蒙古汗国和元朝时期最为兴盛。
除了陆上丝绸之路外,从汉代开始,中国人就开通了从广东到印度去的航道。宋代以后,随着中国南方的进一步开发和经济重心的南移,从广州、泉州、杭州等地出发的海上航路日益发达,越走越远,从南洋到阿拉伯海,甚至远达非洲东海岸。人们把这些海上贸易往来的各条航线,通称之为“海上丝绸之路”。
丝绸之路,指西汉(前202年-8年)时,由张骞出使西域开辟的以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联结地中海各国的陆上信道(这条道路也被称为“西北丝绸之路”以区别日後另外两条冠以“丝绸之路”名称的交通路线)。因为由这条路西运的货物中以丝绸制品的影响最大,故得此名。其基本走向定于两汉时期,包括南道、中道、北道三条路线。 广义的丝绸之路指从上古开始陆续形成的,遍及欧亚大陆甚至包括北非和东非在内的长途商业贸易和文化交流线路的总称。除了上述的路线之外,还包括约于公元前五世纪形成的草原丝绸之路、南北朝时期形成,在明末发挥巨大作用的海上丝绸之路和与西北丝绸之路同时出现,在元末取代西北丝绸之路成为路上交流信道的南方丝绸之路。
好了,今天关于“撒马尔罕地图”的话题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大家能够对“撒马尔罕地图”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且从我的回答中得到一些帮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